普法动态

@考生和家长,《高考防骗指南》请查收!
来源:“昆明经开区”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6-09 11:7:38 编辑:张敏

2025年高考正在进行,在大家冲刺的时候,骗子也在布置着一场骗局。@2025年高考考生和家长、全国高考学生家长统一防骗测试卷已发出,请认真作答!

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以下骗局,千万别信!

一、花钱可买高考试题和答案

骗子在网上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付款。

警方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购买涉密材料是违法,切勿尝试。

二、高科技装备完成作弊行为

骗子通过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警方提醒: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切勿以身试法。

三、黑客改分,交钱“包过”

每年高考后就有骗子在网上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所谓的“黑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

警方提醒:修改高考分数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系统特殊,全程实行“无死角”监管,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四、查分“木马”短信、“钓鱼”网站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查分“钓鱼”网站或发送带“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入侵考生电脑或手机。一旦得手,便会盗取考生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五、内部有关系,花钱就能录

不法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伪基站”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或者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的幌子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但凡遇到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

六、申请助学金先交“报名费”

骗子冒充高校、教育部门等工作人员,或者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为由,诱导家长交项目申请报名费。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七、填志愿小心假专家

不法分子冒用教育部门、招考机构或高校名义,开展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活动,号称“包准包录”,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等,导致考生和家长被误导,最终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警方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规途径了解的信息。

八、小心“野鸡大学”

“野鸡大学”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是不具备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警方提醒: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查询核实。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认清正规高校,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但是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将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避免上当!一旦遭遇骗局,请及时拨打110或到派出所报警。

版权属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Copyright(c)2006-2013 KETDZ,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云南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春漫大道16号 650231 | 16 Chunman Ave. IT Industry Park Kunming Nation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联系电话:0871-6816316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