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www.jkq.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索引号: 115301160-202506-999564 主题分类: 食品药品监管
发布机构:  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日期: 2025-06-23 10:39
名 称: 云南人的必修课!野生菌食用防毒指南
文号: 关键字:

云南人的必修课!野生菌食用防毒指南

发布时间:2025-06-23 10:39 浏览次数:1
字号:[ ]

伴随着雨季的到来

云南人“吃菌季”也来了!

菌子美味却也风险重重

哪些菌能吃?

哪些菌有毒?

菌子怎样吃才安全?

吃菌中毒怎么办?

一起来听彩云健康广播之野生菌食用安全指南。

采摘与购买

不随意采摘:不要在野外随意采摘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霉变、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经验难以辨别。

谨慎购买:选择正规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野生菌,避免在路边摊贩处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菌。要注意查看野生菌的外观和质量,如有无虫蛀、腐烂等情况,不挑选颜色鲜艳、形态怪异、气味异常的野生菌。

加工与食用

避免混杂: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将多种野生菌混合在一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每种野生菌应单独加工、单独食用。

炒熟煮透:野生菌一定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不可凉拌、生食或烧烤食用。不过需注意,有些野生菌中的毒素如鹿花菌中的鹿花菌素、鹅膏菌中的鹅膏毒素等,即便经过高温烹煮仍会引发中毒。

限量食用:不要一次食用过多的野生菌,每次食用量应控制在100克以内,降低中毒风险。

不饮酒: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因为酒精可能会与野生菌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加重中毒症状。

中毒应急处理

催吐:食用野生菌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目眩、幻觉、嗜睡或失眠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催吐。可让病人饮浓茶或温开水,然后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如此反复,尽量将胃内食物吐出。

就医: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在就医时,最好携带野生菌留样或留存食用剩余的野生菌,以便医生鉴定种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他注意事项

警惕误区:不要轻易相信一些民间流传的没有科学依据的野生菌辨识方法,如 “菌子上有虫子就没有毒”“大蒜炒菌不变黑就没有毒” 等。

特殊人群注意: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基础疾病等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野生菌,因为他们对毒素的耐受性较低,中毒后后果更严重。


版权属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Copyright(c)2006-2013 KETDZ,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云南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春漫大道16号 650231 | 16 Chunman Ave. IT Industry Park Kunming Nation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联系电话:0871-6816316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