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拟审批《速食食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的要求,现将拟审批的《速食食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项目名称 | 速食食品生产项目 | 建设单位 | 云南巨牛食品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经开区洛羊街道办小新册社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小商品加工基地一期产业项目C6幢301号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报告审批部门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绿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总占地面积1192.5m2,建筑面积1192.5m2,租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经开区洛羊街道办小新册社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小商品加工基地一期产业项目C6幢301号厂房进行建设,新建3条生产线,包括高原小土豆、煮板栗、卤煮花生各1条,建成后,年产1370吨速食食品,其中高原小土豆700t/a、煮板栗340t/a、卤煮花生330t/a。项目总投资82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9万元。 劳动定员:本项目员工总人数8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生产员工6人,均不在项目内食宿。 工作制度:项目年工作300天,项目每天实行1班制,每班8小时,夜间不生产。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一、施工期 本项目租用标准厂房进行生产,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以及现场踏勘,项目设备已安装,后续施工主要为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和设备调试。施工期废气主要为设备安装废气;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 二、运营期 1.废气: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投料粉尘、蒸汽发生器燃烧废气和异味。 2.废水:本项目厂区不设置食宿,工作人员洗手、入厕等依托楼层的公共卫生间使用,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包括原料清洗废水、蒸煮废水、设备清洗废水、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烘干废水、杀菌废水、冷却水及地面清洗用水、蒸汽冷凝水。 3.噪声: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蒸汽发生器、清洗机、拌料机、包装机、冷水塔等,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位于车间外,属于室外源,其余设备均位于车间内,属于室内源。 4.固废: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产固废和危险废物。项目产品委托检测,产品不在项目区内进行检测,不产生检测固废。 | ||
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项目施工在室内进行,主要为设备安装,基本无废气污染物产生。 项目施工期基本无施工废水产生,施工现场入厕洗手等依托楼层的公共卫生间使用。 为减轻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 ①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②合理安排设备运输时间。途经敏感建筑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③需安装的设备,尽量采用定尺定料,减少现场切割,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工人在施工作业时不得敲打,尽量减少噪声; ④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量较低,经过距离衰减和植被吸收后对周围环境和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施工垃圾统一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由施工单位及时收集并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的堆放点,禁止随意丢弃; 加强施工人员及施工过程的管理,规范固体废物的堆放与处理,对于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处置率达100%。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配料投料粉尘、蒸汽发生器燃烧废气、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异味以及污水处理设施恶臭。 项目配料使用量不大,大部分为晶体,部分粉料在投料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在车间无组织形式排放;项目蒸汽发生器采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产生的燃烧废气通过1根30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液化石油气为清洁能源,根据上述计算,燃烧废气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燃气锅炉排放限值;项目产品蒸煮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异味,在厂房内无组织排放,项目厂房设置为全封闭厂房,异味扩散至外环境较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2.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本项目员工洗手、入厕依托楼层的公共卫生间,产生的洗手废水、冲厕废水排入小商品基地的化粪池处理;生产废水排放量为2220.03m3/a,生产废水全部进入自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5301/T49-2021)两者中相关标准限值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倪家营水质净化厂处理,不会出现废水外排至附近地表水的情况,对周围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噪声防治对策措施 为了确保噪声排放稳定达标,本次环评提出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局,使高噪声设备远离厂界; 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产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润滑,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提高机械装配精度,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 综上所述,项目所产生的设备噪声通过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厂界及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可以做到噪声达标,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防治对策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产固废和危险废物。项目产品委托检测,产品不在项目区内进行检测,不产生检测固废。 ①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到小商品加工基地的垃圾收集点,统一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 ②一般固废 废包装材料,经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外售给废品回收站。 过滤废渣与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到小商品加工基地的垃圾收集点,统一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 卤煮花生残渣与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到小商品加工基地的垃圾收集点,统一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产生的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软水制备设备废离子交换树脂,由设备厂家回收。 隔油沉淀池废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③危险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废油桶、废含油手套抹布,送至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液化石油气制定严格管理及使用制度,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规范操作,杜绝液化石油气外溢现象发生。 ②定期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域需设置气体泄漏检测仪。同时应在周围粘贴醒目的“严禁烟火”的标语;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④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危废暂存间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检记录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迅速给以消除。 ⑤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为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进行防雨、防渗、防流失处理,房间设置明显标识,远离火种、热源。 ⑥建设单位须订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一旦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必须立即按应急预案提到的紧急处理、救援、检测方案等进行紧急救援,救援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 ||
公众参与情况 | 无 | ||
文件公示网站 |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 | ||
资料放置地点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纸质文本) | ||
文件公示时间 | 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 | ||
反馈方式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昆明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云湾路25号9楼) Email:kmjkqhbj@163.com 电话/传真:0871—68163096 | ||
其他事项 |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在本次信息公示期间,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