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拟审批《云南中建西部建设绿色新能源建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的要求,现将拟审批的《云南中建西部建设绿色新能源建材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项目名称 | 云南中建西部建设绿色新能源建材项目 | 建设单位 | 云南中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片区KCJ2023-4号地块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报告审批部门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长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总占地30539.49m2,总投资21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0.5万元。项目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2条年产40万m3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包括2条搅拌生产线装置、配套除尘设施、砂石料仓、办公楼生活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室、砂石分离系统等其他辅助设施);二期建设1条年产40万m3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装置及配套除尘设施。建成后年产120万m3商品混凝土。 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80人,其中一期56人,二期24人,均在项目内食宿。 工作制度:本项目年工作209天,采用2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一、施工期 本项目在空地内进行建设,施工期主要进行基础开挖、地面硬化、办公综合楼、实验楼、生产线安装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燃油尾气及焊接废气;施工期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车辆冲洗废水、雨季地表径流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土石方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1.废气: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搅拌楼内细粉料卸料过程筒仓呼吸粉尘、搅拌机粉尘、砂石料仓无组织排放粉尘,骨料皮带输送粉尘以及厂区转运道路运输粉尘以及食堂油烟。 2.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为食堂及员工办公生产产生的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有搅拌机清洗废水、混凝土运输罐车罐体内部清洗废水、混凝土运输车辆外部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实验室实验设备清洗废水。 3.噪声: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噪声主要来源于搅拌机、空压机、风机、水泵、物料传输装置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4.固废:运营期固废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残余混凝土、实验室废弃混凝土、雨水收集池底泥、不合格产品、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废布袋,危险废物包括废试剂瓶、实验废液、废矿物油等。 | ||
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1.施工废气: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地面硬化;使用商品混凝土,对施工场地、运输道路洒水降尘,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易起尘物料采取防尘措施,运输车辆加盖密闭运输,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三池一设备”(车辆过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洗车设备),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防止车辆运输起尘,采用低烟尘焊条及自动焊机,从源头减少焊接废气的产生。 2.施工噪声:设置施工围挡,加强施工及运输车辆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入棚操作,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 3.施工废水:分区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对施工期废水进行有效引流,施工废水、车辆冲洗废水、雨天地表径流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及施工用水,不外排。避开暴雨作业,确保泥浆、废水不外流,清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员工如厕依托周边公厕。 4.施工固废: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委托具有建筑垃圾清运资质的单位清运当地合法建筑垃圾处置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①仓顶呼吸粉尘及仓底粉尘:每个筒仓仓顶均设有电磁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7%,被处理过滤的粉尘重新掉入筒仓内。筒仓置于封闭的搅拌楼内,每条生产线的5个筒仓粉尘经除尘器处理后合并由搅拌楼屋顶的排气筒排出。 ②搅拌机搅拌粉尘:每台搅拌机配套1台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7%),共设置3套,各种原料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先经脉冲布袋除尘器过滤收集后返回搅拌机利用,其余粉尘经25m高的排气筒排放。 ③食堂油烟:食堂设置2个灶头,使用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食堂作业区上方安装集气罩,安装油烟去除效率为60%的油烟净化装置对油烟进行处理后经高于建筑顶部1.5m高高排气筒排放 ④无组织废气:对搅拌机、原材料上料、配料、搅拌等设施、设备均进行封闭处理,搅拌生产线置于搅拌楼内,并将搅拌楼和筒仓设置于封闭的车间内;项目砂石料仓采用彩钢瓦顶棚和钢结构进行全封闭遮挡,仅将物料进出口设置为敞开式,料仓内铺设喷淋设施进行降尘,料仓出入口采用雾炮机进行降尘;皮带输送机廊道全封闭,下部设有收料盘,物料装卸处配有喷淋装置;破碎废弃混凝土采用湿式破碎;对运输道路进行清扫;在罐车运输场地设置洒水设施,运输车辆减速慢行等措施减少粉尘排放。 2.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①生产废水:运营过程中实验室物理实验废水、搅拌机清洗废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等统一收集经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②雨水: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设置专门的雨水收集管网,屋顶的雨水经雨水管收集进入地面雨水管道,地面雨水经地面漫流就到雨水口,进入雨水管。厂内初期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进入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加工,不外排。后期雨水经阀门切换后排至厂外雨水沟。 ③生活污水: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近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倪家营水质净化厂,远期项目区污水管网接通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倪家营水质净化厂。 3.噪声防治对策措施 ①在厂界四周尽量种植高大乔木,以起到隔声降噪的作用; ②对于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设备,出风口加装消声器,将空压机布置在封闭机房内; ③皮带输送机在生产时定期在滚轴处加润滑油,并采用封闭输送; ④强化行车管理制度,厂区内严禁鸣笛,进入厂区低速行驶,减少流动噪声源; ⑤合理安排生产时间,若因生产需要存在夜间连续生产,须上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⑥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避免设备运转非正常噪声。 4.固体废物防治对策措施 ①生活固废: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生活污水隔油池油污、餐厨垃圾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②一般固废:残余混凝土、不合格产品随清洗废水进入砂石分离机+废水搅拌池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实验室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回用于生产,雨水收集池底泥定期清理后回用于生产,布袋除尘器除尘灰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布袋交由厂家回收。 ③危废废物:废矿物油、实验废液及废试剂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建设,地面和裙角进行防渗设计,防渗系数≤1.0×10-10cm/s,地面向内形成一定的坡度,并设置围堰或在门口设置门槛,防止废机油泄漏后进入外环境。危废间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定期对废机油收集桶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检记录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迅速给以消除。 ②危废暂存间周边禁止火源,以及产生电火花的作业,储存区内设置泡沫、CO2、干粉等灭火器。 ③配备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试剂贮存室的试剂分类存放,按实验需求定量领取试剂,避免试剂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废液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减少在实验室内的存量。实验试剂,按需请购,减少存量。 ④实验员必须经过专职培训后方能上岗,做到操作规范。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实验室,确保实验室环境管理的规范性。实验涉及危险、剧毒、易制毒化学品的,试剂存放点设置安全柜,设置双人双锁、标识,建立严格入库、出库手续,派专人管理,以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外流。 | ||
公众参与情况 | 无 | ||
文件公示网站 |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 | ||
资料放置地点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纸质文本) | ||
文件公示时间 | 2025年8月11日—2025年8月15日 | ||
反馈方式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昆明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云湾路25号9楼) Email:kmjkqhbj@163.com 电话/传真:0871—68163096 | ||
其他事项 |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在本次信息公示期间,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
附件:《云南中建西部建设绿色新能源建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