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招商引资>投资动态
园区经济写好零碳答卷!昆明碳中和中心助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来源: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6 16:31:24 编辑:张敏

2023年11月14日,昆明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昆明碳中和中心”建设和昆明市碳资产资源摸底工作方案的通知》,着力打造政府控碳“一站通”、企业减碳“一本账”、个人低碳“一键惠”的碳资产管理体系,以期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形成社会降碳“一盘棋”的昆明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全国生态日昆明市主场活动上,昆明碳中和中心在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正式揭牌亮相。

作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共建者之一,上海临港集团始终将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贯彻落实国家及上海市绿色转型总体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十四五”期间,上海临港集团牵头发起全国首个“CN100”绿色低碳供应链链主企业联盟并担任链主单位,成功获批上海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单位”,在上海市属国企中率先出台《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碳达峰行动方案》,创新开展绿色标准研制、能碳管理平台建设、园区碳盘查试点等工作。目前,上海临港集团已拥有绿色低碳领域国家级荣誉10余项,10余家园区获上海市级绿色低碳园区认定,在“园区绿色化、产业绿色化”领域取得一系列首创性改革和集成性创新成果。

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沪滇两地各有优势、各具特色。昆明碳中和中心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平台,依托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前瞻的战略布局,已构建涵盖碳排放监测、技术推广、数据管理、政策研究、绿色金融等在内的多功能体系。中心汇聚高水平专家团队,配备先进设施,在碳排放管理、低碳标准建设等方面展现出良好引领效应,将成为西南地区绿色发展体系中的关键支撑力量。”

作为昆明碳中和中心的落地载体,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将充分发挥在沪滇“16+16”产业协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绿色低碳、智慧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优势,围绕昆明碳中和中心建设运营需求,主动靠前服务、精准高效保障,提供全过程、全链条支撑。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说:“将围绕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链协作、成果转化落地等重点领域,汇聚沪滇两地更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助力昆明碳中和中心打通‘沪—昆—磨’绿色走廊,打造以产品碳足迹为基础的绿色出口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昆明碳中和中心揭牌当天,昆明低碳投资集团分别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安宁高新区、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昆明知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成功携手首批“盟友”。

此次签约方涵盖产业园区、权威认证机构、国家级行业联盟、领先的碳咨询及金融服务机构,标志着昆明碳中和中心在构建开放合作生态、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将为昆明乃至云南省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特色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昆明碳中和中心的成立,为西南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展现了滇鄂合作的广阔空间。“云南拥有丰富的林业碳汇、光伏风电等绿色资源,昆明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产业绿色升级等方面的潜力巨大,而湖北在碳市场的运营,碳管理的技术、低碳服务等领域积累了成功经验,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可期。”该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与昆明碳中和中心及各方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同探索跨省协同发展机制,推动滇鄂两地碳市场交易互通互联,让云南的绿色资产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值最大化;携手构建碳客合作网络,将昆明绿色生活、生态保护实践纳入碳客体系;协同开拓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联合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训,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碳普及等领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项目落地,助力昆明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版权属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Copyright(c)2006-2013 KETDZ,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云南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春漫大道16号 650231 | 16 Chunman Ave. IT Industry Park Kunming Nation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联系电话:0871-6816316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