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拟审批《高精度红外镜头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高精度红外镜头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高精度红外镜头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建设地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经开区洛羊街道办事处望哨路7号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园41栋B区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上海米蜂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环评单位:云南六方合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项目租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园41栋B区1栋三层的厂房作为项目的生产车间,车间占地面积1686.88m2,每层建筑面积为1686.88m2,总建筑面积为5060.64m2。建设一条高精度红外镜头生产线,建成后年产红外镜片10万片、红外镜头5万支。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万元。
二、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
(一)废气:项目施工主要在室内,产生的施工粉尘在车间内自然沉降后扩散,对外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产生的粉尘污染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施工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也就随之结束。项目施工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接受。
(二)废水: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不在项目区食宿,项目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清洁污水,施工人员清洁污水经园区内公共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倪家营水质净化厂,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三)噪声:施工期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通过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步骤,优化施工方式,夜间不施工;采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使用性能好、低噪声的设备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缓项目施工噪声的影响,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四)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无土建工程,不产生土石方等,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和废弃施工材料进行简单分类,能够回收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承运企业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禁止随意丢弃。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三、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
(一)废气
有组织废气:项目精修及车削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经14个集气罩收集、镜片清洁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经14个万向罩收集,最终汇集到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25m高的排气筒(DA001)外排,三级活性炭的去除效率取60%,设置风量为20000m3/h。废气治理措施属于可行技术,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无组织废气: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未收集的精修、车削、清洁工段有机废气以及胶粘剂使用有机废气,经设备自带收尘系统处理后的喷砂粉尘等,排放量较少,呈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废水:项目办公生活污水经公共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倪家营水质净化厂;项目镜片抛光废水及清洗废水经统一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外排,其他生产废水(纯水制备浓水、工作服清洗废水)经收集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生产废水污水管,经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倪家营水质净化厂。项目废水的处理设施规模合理,项目废水不直接外排进入地表水体,项目可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以及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要求,因此,认为地表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三)土壤及地下水:项目运行期正常工况下不会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污染,非正常工况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径主要为危险废物渗漏。因此本环评提出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地面及裙角进行重点防渗,采用“抗渗混凝土+2mm厚HDPE+涂覆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处理,渗透系数≤10-10cm/s,四周设置围堰,采取该防渗措施后可有效防止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四)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项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垫、经厂房隔声、距离衰减及加强管理和维护等措施,项目夜间不生产,昼间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项目区50m范围内没有保护目标,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五)固体废物:废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外售废品回收站;不合格镜片原料统一收集后定期退回原料厂家;精修渣、车削渣统一收集后定期外售透镜生产厂家;抛光渣统一收集后定期外售透镜生产厂家;废铝箔统一收集后定期外售膜料生产厂家;废胶瓶经集中收集后委托相关单位清运处置;喷砂除尘系统收尘灰统一收集后定期外售膜料生产厂家;纯水制备固废由设备厂家定期更换后直接带走处置;超声清洗机沉渣统一收集后定期外售透镜生产厂家;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委托园区环卫部门进行清掏处置;废脱脂棉及废手套、废弃化学品包装瓶、废矿物质油、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收集暂存于危废贮存设施,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置,各固体废弃物去向明确,处置率达到100%,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本项目风险潜势为Ⅰ,仅进行简单分析,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本项目从总图布置、储存管理、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应急措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制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应急物资储备调查报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提交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在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将可大大降低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环境风险可接受,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高精度红外镜头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五、反馈方式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
Email:kmjkqhbj@163.com
电话/传真:68163096
通信地址:昆明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云湾路25号9楼
邮编:6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