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自2022年昆明市全面托管磨憨以来,昆明以省会担当突破行政壁垒,磨憨凭区位优势拓展开放新局,秉持“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理念,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产业项目不断落地,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高,人文环境和谐稳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力闯出一条营商环境优化共享新道路。
产业协同优化布局,跨域联动共享发展红利
创新推进央地合作,与中国中铁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有效解决开发初期缺人、缺钱、缺经验的问题,推动重点片区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抢抓国家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坚持产业布局、要素保障、招商引资“一盘棋”,系统推进产业链招商,吸引重点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向磨憨转移和“备份”。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明确承接产业重点、打造开放承接平台、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强化内外部产业协同机制。
赋能重点项目建设,“三横三纵”交通路网加快完善,辖区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沿边产业核心区电网巩固提升项目有序推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与多层次产业服务体系,显著增强区域投资吸引力。
创新实施“昆磨联动”,在磨憨规划建设54.57平方公里的沿边产业园,在昆明规划145.21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推动形成“政策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昆磨协作格局,纵深推进跨区域产业协作,打造“飞地经济”示范样板。
截至目前,磨憨沿边产业园签约项目28个、投资金额52亿元,2024年地区经济生产总值达20.68亿元,同比增长7.3%,经营主体总量达6288户。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效率提升共享便利环境
新建区(县)一级政务服务大厅。截至2025年9月,大厅累计办件超17万件,单月最高办件量达6800件,办结率100%,提供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业务超5000次,群众满意度100%。
提升行政审批与服务效能。打通前后台壁垒,畅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高效承接省市级赋权,压缩审批时限,加快业务办理速度,截至目前,使用省级赋权办件74件、市级赋权办件95件。
提升改造专业化窗口。政务服务事项由原来的190项扩增至1512项,同时打造专业化窗口服务团队,推进7个基层服务站升级改造,政务服务软实力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网上可办率99.41%、全程网办率89.14%;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80.96%。
人文共建增进福祉,城乡结对共享优质服务
创新“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推动主城五区和下辖的安宁市与磨憨镇6个行政村建立帮带共建机制,成功打造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典范,磨憨镇入选全国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合作区成功申报为国家民委第二批共同现代化试点。
建立市级部门挂联包保机制,组织52个市级部门分批实施154项民生补短板项目。制定实施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教育、医疗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省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磨憨延伸。
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以“来七彩云南最南端品边境乡村游”为总体形象定位,推动“企业+村寨+农户”农文旅运营模式试点,实施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构建“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形”的多元产业生态圈,建设边境旅游示范村2个。
开放拓展提升能级,内外联动共享发展空间
拓展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以通道促合作、以效益带发展的区域共享新格局。截至2025年9月,磨憨铁路口岸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东盟19国,商品品类扩展至3000余种,成为全国面向东盟规模最大的铁路口岸。
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磨憨公路口岸成功开展全国首批公路口岸智慧采信管理进口通关试点,通过“境外检验、数字共享、审单放行”模式,老挝水泥进口通关时效由原来的35天压缩至24小时内,企业通关成本降低90%以上。
填补国际卫生陆港空白,拓展共享能级。磨憨铁路口岸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首个“国际卫生陆港”,磨憨口岸获批药材进口边境口岸,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货运增速最快、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
版权属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Copyright(c)2006-2013 KETDZ,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云南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春漫大道16号 650231 | 16 Chunman Ave. IT Industry Park Kunming Nation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联系电话:0871-6816316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39